我上学的时候教()师最厉()害的一(yī )招是叫(jiào )你的家长来一趟。我觉得这句话(huà )其实是很可笑的,首先连个未成年人()都(dōu )教()育不了居然要去教育成年人,而且我觉得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错误,学校和教师的(de )责任应(yīng )该大于()家长和学生本人,有天大(dà )的事情打个电话就可以了,还要家长上班请假亲自来一趟,这就过分了()。一些家()长请假坐(zuò )几个钟头的车过来以为自己孩子(zǐ )杀了人了,结果问下来是毛巾没挂好导(dǎ()o )致寝室()扣分了。听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我是家长的话,我肯定先得把叫我来的那老(lǎo )师揍一(yī )顿,但是不行()啊,第一,自己孩(hái )子还要混下去啊;第二,就算豁出去了,办公室里也全是老师,人数上肯定吃亏。但()是怒(nù() )气一定要发泄,所以只能先把自(zì )己孩子揍一顿解解气了。这样的话,其(qí )实叫你来一趟的()目的就()达到了。 刚才就涉及到一个什么行为规范什么之类扣分的问(wèn )题,行(háng )为规范本来就是一个空的()东西。人有时候是需要秩序,可是这样正常的事情遇上评分排名就不正常了,因为这就和教师的(de )奖()金与面()子有直接的关系了,这(zhè )就要回到上面的家长来一趟了。 路上我(wǒ )疑惑的是为什么一样的()艺术,人()家可以卖艺,而我写作却想卖也卖不了,人家往路(lù )边一坐(zuò )唱几首歌就是穷困的艺术家,而(ér )我()往路边一坐就是乞丐。答案是:他所学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而我所会的东西是每(měi )个人不()用学都()会的。 这段时间我(wǒ )常听优(yōu )客李林的东西,放得比较多的是(shì )《追寻》,老枪很讨厌这歌,每次()听见总()骂林志炫小学没上好,光顾泡妞了,咬字(zì )十分不(bú )准,而且鼻子里像塞了东西。但(dàn )是每当前奏响()起我总是非常陶醉,然后林志炫唱道: 第三个是善于在传中的时候踢在对方腿上。在中国队经过()了边路()进攻(gōng )和小范(fàn )围配合以后,终于有一个幸运儿(ér )能捞着球带到了对方接近底线的部位(),而且居()然能把球控制住了没出底线,这个时(shí )候对方(fāng )就扑了上来,我方就善于博得角(jiǎo )球,一般是倒地()一大脚传球,连摄像机镜头都挪到球门那了,就是看不见球,大家纳闷半天原来打对方脚上了,于是()中国(guó() )人心里(lǐ )就很痛快,没事,还有角球呢。当然如果有传中技术比较好的球员,一般就不会往对()方脚上()踢了,往往是踢在人家(jiā )大腿或(huò )者更高的地方,意思是我这个球(qiú )传出来就是个好球。 当时老夏()和我的面容是很可怕的,脸被冷风吹得十分粗糙,大家头发翘了至少有一分米,最关键的是(shì )我们()两(liǎng )人还热泪盈眶。 在做中央台一个(gè )叫《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数()是这样的(de ):一个(gè )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xué )上叫做××××,另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bìng )且两人(rén )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běi )京台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一()些平时(shí )看来很(hěn )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sè )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 此后有谁对我说枪骑兵的任何坏处比如说不喜欢它屁股上三角形的(de )灯头上(shàng )出风()口什么的,我都能上去和他(tā )决斗,一直到此人看到枪骑兵的屁股觉得顺眼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