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京时候的一天晚(wǎn )上,接(jiē )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外地的读者,说()看了我的新书(),觉得很退步,我(wǒ )说其实是我进()步太多,小说就是生活,我在学校外面过了三年()的生活(huó ),而你们的变化可能仅仅是从高一变成了高三,偶像从张信哲变成了(le )F4而()已(yǐ ),所以根本()不在一个欣赏的层次上。我总不()能每本书都上学啊几班啊(ā )的(de ),我写东西只能考虑到我的兴趣而不能考虑到你()们的兴趣。这是()一种(zhǒng )风格。 刚才就涉及到一个()什么行为规范什么之类扣分的问题,行为规(guī() )范本来就是一个空的东西。人有时候是需要秩序,可是这样正常的事(shì )情遇(yù )上()评分排名就不()正常了,因为这就和教师的奖金()与面子有直接的关系(xì )了(le ),这就要回到上面的家长来一趟了。 他说:这有几辆()两冲程的TZM,雅(yǎ() )马哈的,一百五十CC,比这车还小点()。 教师或者说学校经常犯的一个大(dà )错误就是()孤立看不顺眼的。比如,有一人考试成绩很差,常常不及格(gé ),有(yǒu )的教师就经常以()拖低班级平均()分为名义,情不自禁发动其他学()生鄙视(shì )他(tā )。并且经常做出一个学生犯错全班受罪的没有师德的事情。有的教师(shī )潜意识的()目的就是要让成绩差的学生受()到其他心智尚未健全的学生的(de )排挤。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件事情就做得没有意义了。 在做中央台一(yī )个叫(jiào )《对话》的节目的时候(),他们请了两个(),听名字像两兄弟,说话的路(lù )数()(shù )是这样的:一个开口就是——这个问题在××学上叫做××××,另(lìng )外一个一开口就是()——这样的问题在国外是××()××××,基本上每(měi )个说话没有半个钟头打()不住,并且两人有互相比谁的废话多的趋势。北京(jīng )台(tái )一个名字我忘了的节目()请了很多权威(),这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节目(mù() ),一些平时看来很有风度的人在不知道我书皮颜色的情况下大谈我的文(wén )学水平,被指出后露出无耻模样。 而我所惊奇的是那()帮家伙,什么极(jí )速超速超极速的,居然能不搞()混淆车队的名字,认准自己的老大。 我(wǒ )浪费(fèi )十(shí )年时间在听所谓的蜡烛教导()我们不能早恋()等等问题,然而事实是包括(kuò )我()在内所有的人都在到处寻找自己心底的那个()姑娘,而我们所疑惑的(de )是,当我喜欢另一个人的时候,居然能有一根既不是我爹妈()也不是我(wǒ )女朋友爹妈的莫名其妙的蜡烛出()来说:不行。